摈弃越俎代庖的爱

爱是教育的生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孙维刚老师正是这样做的,他爱学生超过爱自己的生命。

而他的爱却不是越俎代庖的爱,他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而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溺爱的风气也却逐渐扩大。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

我希望我的爱如同孙老师的一样,不再是强迫,不再是包办,更不再是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希望只是引导学生学习,而绝不能越俎代庖。

当然,孩子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会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

因此,我对学生的爱将不再是越俎代庖,我将以培养他们的能力为我的教学目标,我将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