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聋校数学语言教学的新探索

上海市第四聋校  蔡似瑜

 

摘要:长久以来,我们将听障学生数学语言的研究贯穿在教学中,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些教学策略。现代医学的昌明和早期干预的介入,解决了一部分听障学生听的问题,开口说话已不是问题,而且语言清晰度也很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靠手语沟通,佩戴合适的助听器或使用人工耳蜗,在生活中他们就能直接用口语交流,手语只作为适当辅助,师生、生生之间甚至可以无障碍用语言沟通。

我任教的是聋校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三学段(79年级)。学生在前两个学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已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有初步的认识,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基本的数量关系。但是,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学生在概念理解、算理分析、应用题解答、图形计算等方面的抽象性语言表达暴露出很多问题,使得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出现了差异性的变化,这给执教者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更需要通过读、做、说、写、转译等方式,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译过程,学习运用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在生活中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本文则是在探索实践中整合教学资源,为听障学生搭建有效沟通、有效学习的桥梁,提高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培养良好的数学语言素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