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 注重规范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公共生活的内容,学习参与公共生活;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2、知道上海市市民“七不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3、知道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法律规范,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的条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公共生活的内容,学习参与公共生活;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2、知道上海市市民“七不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教学难点:
学习参与公共生活;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共生活的内容。
2、学习参与公共生活,认识几种“卡”,知道这几种卡的用途,知道怎样“刷卡”。
3、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参与公共生活,认识几种“卡”,知道这几种卡的用途,知道怎样 “刷卡”。
教学难点:
认识几种“卡”,知道这几种卡的用途,知道怎样“刷卡”。
分层目标:
(A、B档):理解公共生活的内容。学习参与公共生活,认识几种“卡”,掌握这几种卡的用途,学习“刷卡”。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C档):了解公共生活的内容。学习参与公共生活,认识几种“卡”,知道这几种卡的用途,知道怎样“刷卡”。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D档):了解公共生活的内容。学习参与公共生活,认识几种“卡”,了解这几种卡的用途,了解怎样“刷卡”。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交通卡、银行卡等各种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画面:社区、影院、公园、商店等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
2、引出“公共生活”。
3、小结:在社区、影院、公园、商店等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人们川流不息,大家的社会活动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公共生活画面。
二、公共生活。
1、小组交流:了解公共活动。(A档同学起 主要 作用,D档同学能 积极 参与)
以家庭住址为起点,以学校所在地为终点,观察在这个区域你所见到的人们活动的主要景象。比如,在公共交通站点、公司、商店、宾馆、娱乐场所、银行、医院、书店、电话亭等公共场所,你看见人们分别在从事哪些活动?用几句很简明的话,说说你感受到的“公共生活”,并将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2、什么是公共生活?(D档同学 能理解)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C档同学能反馈)
3、学习资料:学生冒雨参加募捐。
三、参与公共生活。
1、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社会公共生活之间,搭建了许多“桥梁”,如我们常说的“刷卡”,便是这样的一座“桥”。通过“刷卡”,我们可以进入到社会公共生活的许多领域。
2、识别下面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卡”,说明用这些“卡”可以分别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的哪些领域?
(交通一卡通、银行卡、证券交易卡、社会保障卡、联华会员卡、读者证……)
四、公共生活多种多样。
1、出示图片: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
2、学习材料:公共生活一角
五、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1、什么是公共生活秩序?
公共生活秩序就是公共生活有条理、不混乱。
2、出示图片:你是这样做的吗?
3、出示图片:谁做得对?
4、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遵守公共秩序的?(具体列举一个事例加以说明)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公共生活的内容,认识几种“卡”,知道这几种卡的用途,知道通过“刷卡”,我们可以进入到社会公共生活的许多领域。还知道了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七、作业:
1、解释:公共生活
2、、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社会公共生活之间,搭建了许多“桥梁”,如我们常说的“刷卡”,便是这样的一座“桥”。通过“刷卡”,我们可以进入到社会公共生活的许多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你使用过哪些卡?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知道上海市市民“七不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分层目标:
(A、B档):知道上海市市民“七不规范”的基本内容,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C档):知道上海市市民“七不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D档):了解上海市市民“七不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教学准备:多媒体 七部 规范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维护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
1、在社会生活中,为维护公共秩序,必须有道德规范。
2、什么是道德?(D档同学 能理解)
道德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和教育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3、上海市民“七不规范”(A档同学能说一说,议一议)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
不损坏公物
不破坏绿化
不乱穿马路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不说粗话脏话
4、出示图片:我们应该怎么做?
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二、遵守秩序,举止文明。
1、要求:在公共生活中做到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言语文明、礼貌待人、平等交往、相互尊重、守时守约。
2、学习材料:P11
3、说一说:P12(小组讨论)
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学习名言: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陈鹤琴)
2、学习材料P13,并展开小组讨论。
四、作业:
1、摘录名言: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陈鹤琴)
2、什么是道德?
3、上海市民“七不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法律规范,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的条文。
2、知道什么是法律,知道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3、知道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知道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分层目标:
(A、B档):知道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法律规范,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的条文。知道什么是法律,知道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知道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知道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公共秩序。
(C档):知道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法律规范,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的条文。了解知道什么是法律,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知道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知道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公共秩序。
(D档):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的条文。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教学准备:基本的文明礼仪的录像,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法律规范。
1、维护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规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法律规范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重要行为准则。
(1)什么是法律?(D档同学 能理解)
法律是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国家制定了众多法律。其中,主要的是哪两部法律?(A档同学议一议,B,C档同学说一说)
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国家制定了众多法律。其中,主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法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二、维护公共秩序。
维护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做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作业:
1、解释:法律
2、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国家制定了众多法律。其中,主要的是哪两部法律?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4、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是什么?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课练习:
一、判断:
1、在社会生活中,为维护公共秩序,必须有道德规范。( )
2、在公共生活中要做到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言语文明、礼貌待人、平等交往、相互尊重、守时守约。( )
3、维护公共秩序是政府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 )
4、对违法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
5、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
二、解释:
1、公共生活
2、公共生活秩序
3、道德
4、法律
三、简答题:
1、上海市民“七不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国家制定了众多法律。其中,主要的是哪两部法律?
4、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是什么?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