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走进清明上河图》

  •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要在做中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本次“行走的课堂”的活动将课堂搬进了中华艺术宫,教师基于教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给学生讲授清明上河图的故事,直观生动地向学生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让知识更加鲜活,让学习更加有趣。

    在出发去中华艺术宫之前,教师在班内为学生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朝代、城市、画家等基本情况,并留下了问题让学生思考。同学们怀揣着一颗好奇心踏上了去往中华艺术宫的旅程。

    入馆后,教师对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引领同学们观看了宋徽宗写的瘦金体书法,并为大家分发了电子讲解器。

    首先,同学们看到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描述郊外生活的部分。同学们了解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季节,知道马在北宋是金钱与权势的象征。

    接着同学们来到了汴河两岸参观,发现这里的饭店很多。据教师说,因为这条街在汴河边,船多人多,而且北宋时餐饮业发展得很好。当看到船边有人把洗衣服的水倒进河里时,同学们纷纷表示现在不能这样做,会引起污染。教师还通过画作中“过虹桥”的部分教育大家要懂得合作。

    最后,大家来到了汴京城内,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确了脚店和正店的区别。在找医院的小游戏中,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两家医院,受到教师的表扬。经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明白《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在歌颂社会的繁荣,而是想要暗示统治者看似和谐的社会下暗藏危机,明白了居安思危的道理。

    参观结束以后,同学们在展区外对知识进行回顾,完成了任务单,还画了《清明上河图》中印象最深的一个部分,大家一起拿着画作合照纪念。

    这次的中华艺术宫之行让同学们仿佛在画中游览,学习到很多宋朝时的风土人情,大屏幕的动画让历史变得生动起来,既丰富了知识,又收获了快乐。让我们期待下一节“行走的课堂”。